2)第四百四十七章 身份洗白,老子不是太监(上)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的势,迅速博得了陛下的极大信任,然后才当了监军。

  这可是大罪,欺君的大罪啊。

  一时间,朝野震动,全城震动,瞬间盖过了蒙古各部投降的新闻。

  一些没有被揪出来的东林余孽和对沈浪充满敌意的人连忙跳出来大肆抨击,朝堂上几个给事中和御史也想借助此事为自己博取名声,纷纷要求严惩沈浪。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欺君自古以来就是杀头的大罪,岂能纵容沈浪一人?”

  “此前沈浪名声不显时,其假冒的宦官身份都能好好的隐藏,如今其贵为当朝第一人,手握雄兵几十万,怎可能突然被揭穿了身份。”

  “很可能此事就是沈浪自己故意暴露出来,就是想借助功劳为自己洗脱罪名,其心可诛,其罪更可诛。”

  “望陛下明察,切不可姑息养奸。”

  更有甚者,直接提议对沈浪施以宫刑,让他不用再冒充太监,直接成为真正的太监。

  这看似在保沈浪的性命,实则极其恶毒。

  沈浪乃堂堂真男人,剿反贼、灭流寇、除建虏,何以能受此奇耻大辱。

  若真的为了苟活而受此等大辱,以后又何以立足?这就直接断了沈浪的前程,还成为笑柄,没了任何威胁。

  其实,这些人敢公然站出来抨击沈浪,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揣摩圣听,猜测这很可能是陛下崇祯的意思。

  沈浪的功劳太大了,在军中的影响力太深了,功高盖主,若不除之,必成后患。

  若是没有合适的借口,沈浪自然是妄动不得,但他自己犯了欺君之罪,这就怪不得别人了,这不正是陛下除掉他的大好时机吗?

  所以这些人感觉自己摸透了崇祯的心思,只是陛下不好亲自出面,以防落得个枉杀功臣的骂名。

  于是,他们纷纷跳出来。

  反正有陛下在后面撑腰,怕什么,这可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相比这些大多只为个人利益的无耻之徒,同情和支持沈浪的人也有不少,特别是军中的武将,听说沈浪不是太监,反而更加高兴。

  毕竟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有几个喜欢阴阳怪气的死太监,而且大明的太监名声大多不好。

  以前还想着,沈督师什么都好,赏罚分明,爱兵如子,不论何时何地,都与全军上下同甘共苦,深得全军上下将士的信任和敬重。

  唯一的一点,就是太监的身份有点可惜,所以所有人都选择性的遗忘沈督师这个身份。

  可是没想到,沈督师这个最让人诟病的身份,竟然是假的,他们怎能不高兴?

  可这样一来,沈督师就要惹上大祸了,他们自然不能见死不救,于是纷纷为沈浪求情。

  就连远在辽东的周遇吉,在听闻此事之后,也第一时间致电电讯司,要求将自己的原话转达给陛下。

  “我周萃菴最早跟随沈大人,沈大人的为人,沈大人的功勋,周某最是清楚。”

  “在京城城外击败建虏大军的勇卫营,就是沈大人一手建立并训练的,没有这支勇卫营,我大明万千生灵,必遭涂炭,陛下也必然再次受辱。”

  “正是这支勇卫营,让明军第一次击溃入寇的建虏,重振我大明军威?何其快哉!”

  “接下来短短几年,沈大人先后平定应天府另立朝廷的反贼,剿灭流寇,再到今年覆灭满清,那一件不是旷世奇功?”

  “沈大人隐瞒身份所犯的欺君之罪,未有造成太大过错,只是让陛下颜面有失,可是沈大人为陛下挽回了多少颜面?”

  “这点过错,怎能抵得过沈大人挽救我大明江山社稷之功?”

  “兴明兴明,我大明中兴就是自沈兴明起啊,他是天降我大明的福星啊。”

  “若重惩沈大人,岂非自断臂膀,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比之当初袁崇焕枉杀毛文龙更甚,必让逃出辽东的多尔衮在睡梦中笑醒。”

  “周萃菴泣血恳请陛下一定要三思啊,沈兴明不可重罚,更不可枉杀啊!”

  电讯司的人不敢隐瞒周遇吉的这份陈词,记录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呈报给了崇祯。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