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 万万没想到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是一个重任,比尼堪担负的责任更大,所以多尔衮直接将多铎给调了过来。

  可是,多铎刚抵达,兄弟俩就得到一个极其不好的消息。

  “报摄政王殿下,有一支明军出现在咱们背后了,兵力至少两万以上。”

  所谓的背后,就是朝向三岔河西岸的方向。

  “怎么可能?”多尔衮很是不敢相信。

  因为他选择这片区域作为阵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三岔河经过这里,拐了一个很大的弯,形成了一个袋口向西面的口袋形式,所以他把阵地直接选在了这个袋子里面。

  而在修筑阵地时,两侧的阵地尽量往袋子的两边,也就是三岔河西岸方向靠拢。

  为此,当初还受到了占据三岔河的明军水师的炮击,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

  这样的话,阵地背靠三岔河,左右两侧也都是三岔河,沈浪大军想要发起进攻,只能从正面。

  顶多再承受明军水师的一些炮击,这总比四面环敌要强得多。

  可现在有人告诉自己,有一支兵力至少在两万以上的明军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背后,多尔衮怎能不惊。

  他犹自不敢相信,连忙出了躲藏的地窝子,亲自拿起千里镜观察。

  果然发现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军队在向自己阵地的方向靠近,兵力还不好统计,但说有两万人以上,应该不会有假。

  “桥,桥……”多尔衮将手中的千里镜捏得咔咔作响。

  他知道,这支明军想要迂回到自己的背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在三岔河这个转弯处的上游或者下游搭一座浮桥过河。

  然后再在这个弯道里面搭一座浮桥,通过浮桥过河,自然就出现在了自己背后。

  既然知道明军水师战船控制了三岔河,多尔衮自然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只是他之前分析的是,这个战术并不是很可取,沈浪没必要冒这个险。

  因为明军想要对己方背后产生威胁,并保障自身不会受到重大损失,至少需要投入三万以上,甚至更多的兵力。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通到己方背后的浮桥也不是那么容易搭建成功的。

  只要在明军搭桥时,自己抽出几千兵力守住这边河岸,明军就会非常难受。

  过不了河,沈浪就会白白的浪费几万兵力,得不偿失。

  之前派出那么多探子,都没有看到沈浪的大军有准备搭建浮桥的材料,所以多尔衮判定沈浪暂时是不会用这个战术的。

  可现在,万万没想到,这么短时间之内,沈浪怎么就这么容易打造了搭建浮桥的材料,而且还是两条。

  稍一会儿之后,多尔衮才咬牙切齿的道:“河对岸。”

  之前一直将注意力都放在了三岔河西岸,却没有想到,明军一开始控制三岔河之后,就迅速在东岸登陆去进攻耀州、海州等地。

  如今,耀州、海州已被明军攻下,这些明军返回协助沈浪大军有什么不可能?

  而且明军还有那么多千里传声筒,传达命令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沈浪完全有可能让东岸的明军提前准备好搭建浮桥的材料。

  没错,多尔衮基本上猜出了事情的原由,但为时已晚,刘大虎率领近三万大军已经出现在了建虏阵地的背后。

  多尔衮心中暗恨,真是稍一不注意,就被明军钻了空子。

  他不后悔将阵地构建在这里,而是后悔自己一早把巡查河岸的五千兵力给撤了回来,只留下一些探子。

  这些探子没有及时回来报信,很可能是被锦衣卫给除掉了。

  说来说去,还是太过自信,不够重视,哪怕给探子留下一个千里传声筒,也可能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还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形势越加不利。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