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章 迫在眉睫的任务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不是韩文昌无意中说漏了嘴,他本来就是故意的。

  “那么韩先生,我刚才听你提到了实验用设备问题,我们IBM……”

  当然不可能,那是在浪费时间,是在犯罪。95年到2000年这短短五年时间很重要,是打基础的时候,错过了这五年,未来在想有所建树,那就是千难万难,到了那个时候,硬件跟软件的巨头们已经将整个生态链都建设圆满,当互联网普及,带来的个人电脑普及之后,一切都已经成了定数,任何人想要打破这个生态圈,都要付出不可能承受的代价。

  没有这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这个产业就是个无底洞。

  为什么后世大家都知道芯片产业赚钱,都知道国家要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甚至在美国人开始利用芯片卡在贸易战中卡起了华夏的脖子,依然鲜少有华夏的资本愿意投睿到通用芯片产业之中?

  因为这个行业资本密集到让人常人难以想象,更因为生态圈已经形成了闭环。就算某个企业真的研发出了可以媲美英特尔的CPU,其他配件的兼容性怎么解决?应用的场景怎么解决?系统怎么解决?软件开发者怎么解决?

  所以说韩文昌这句话就是营造一个双方可以互助的假象。

  至于IBM是否愿意跟韩文昌合作,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韩文昌给出的条件并不是不可以商量,实际上,他的本意只是能够获得一笔资金,如果不是事情意外的顺利,库尔森又表现得很急迫,韩文昌或者根本不会提出刚刚的要求。

  既然是合作,韩文昌当然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迫,尤其是在对方明显比他着急的情况下。正如他所计划的,他的潜在合作对象还有很多,并不止IBM一家。

  “好的,那么只要拨打这个号码就能联系到你吗?”库尔森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样,我给您一个手机号码吧,您拨打这个手机随时都能找到我,但请注意时差。”韩文昌想了想开口道。

  当时购买GSM信号的手机也是为了方便,全球通的资费虽然高,但是服务也是当前这个时代最好的。

  把手机号码留给了库尔森,韩文昌便挂断了电话。

  默默的在心头将整个巨磁阻磁头的技术难点又梳理了一遍之后,韩文昌便彻底将这件事儿抛之脑后。

  因为《科学》杂志的编辑正好找到IBM的专家审读他这篇论文的原因,让他节省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事儿他完全可以不急了,但是也把他的安排打乱,现在他的首要任务,是手上拥有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

  不然等到IBM真的正式要确立合作关系的时候,他拿什么跟人家签合同?

  以个人的名义?别开玩笑了,IBM跟他个人签订如此合同,回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所以成立一家公司的事情已经迫在眉睫,当然如果能把电子六厂收入囊中之后再操作这件事儿就更完美了。'

  不这么说,他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要跟IBM合作,才能将巨磁阻技术迅速推向商业化。一个能颠覆整个产业的技术,一家独享跟两家共享的收益自然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阅读大国重芯最新章节峡*谷\小\说*网xia\gu。^o^r^g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