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_汉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昉的归来,政事堂的情况就更复杂了,这二位从各方面都是要压其他宰臣一头的,若是再把刘旸打算启用的张齐贤算上,人数便往十人去了,显得臃肿了。

  即便是十择七,那排除哪三人,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值得斟酌。

  首先上刘暧,作为宗室代表,必有其一;枢密院、兵部,几十年来固定有两张席位,关乎到勋贵及军队的利益,也没法动;李昉与赵匡义,一个是帝师,一个是皇亲,赵匡义虽然在刘旸这里打了个问号,但将之摒弃在外,又总觉有些不合适;

  韩徽掌管财政司多年,精明强干,若罢其相位,也觉可惜;杨业既上功臣勋贵,又是朝廷监察系统的负责人,在这方面,刘旸甚至还想加强其权威,也不能动,刘旸一直以来都认为,在帝国的监察方面,还得回归正统、大义,不能过度依靠特务政治;

  至于张齐贤,那是经过刘旸多年观政观人之后,选取的用来改革匡正开宝积弊的先锋;比较下来,竟然是吕端、辛仲甫这两个中枢资排名靠前的宰臣看起来更适合刷下去

  政事堂的人事安排,数来数去就那么一些人,但对刘旸来说,却是一个极其头疼问题,关乎到帝国上层权力划分,以及朝廷运转。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落实的问题,距离来年正旦越来越近了,时间不等人。

  而对刘旸来说,处理之所以困难,顾虑纠结,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他不具备他爹那种压制一切的权势与威望,他也没法做到动辄斥人、贬人甚至杀人,那也不符合他的做人风格与为政理念。

  因此,要尽可能平稳地实现朝局的调整,考虑周全,减小冲突,只是要做到这一点,又何其难!甚至于,往这方面想得深了,刘旸都觉自己的考虑可笑,有种延续世祖之风的冲动,那样多简单粗暴!

  然而,也仅仅是想想,以刘旸多年秉政积累的见识来看,世祖皇帝那一套也只有世祖皇帝能做,不是那个人,强行为之,最后很可能闹出个笑话,闹个一地鸡毛的结果。

  同时,经过对过去半年时事发展变化的仔细体会、总结,刘旸也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去大汉公卿大臣们对他这个太子,大多表现得恭敬、尊重,其中的原因,除了他本身表现出的宽容、沉稳、随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许就是上头有世祖皇帝看着。

  在老头子镇压天下的前提下,谁有胆子去“欺负”太子,蔑视皇权,取死吗?如今,那顶遮风挡雨的大伞不在了,还想让那些如狼似虎的权贵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哪儿那么容易。

  多少带着些怀疑与忧虑,刘旸回到垂拱殿,内阁学士王旦正候着,询之,王旦向刘旸提供了一份登基大典的诏问。

  此事,同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