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用谁的脸?_1988从独立制片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用谁的脸?

  358厂的办公室里,一份传真文件缓缓被打印出来。

  办公室里,一个技术员等传真打印出来,无聊地瞥着上面的字。

  中影集团、投资、研发、技术研讨会

  许多关键词瞬间吸引他的注意力!

  此时,南京电影机械、八一电影机械厂、天津电影机械厂、上海照相机总公司、京城电影机械研究所、中国电影器材总公司等等公司全部收到中影的传真!

  陈时平此时在中影办公室里正在给徐风打电话。

  “姐,帮我去采购一批最先进的摄影器材和放映设备呗,要是能帮我弄到动捕设备,你就是我亲姐!”

  徐风哈哈大笑,忍不住说道:“你可好些年没叫我姐了,就冲这一声,我帮了!”

  “那就太感谢了!”陈时平笑着说道。

  徐风笑着说道:“不用客气,为了华语电影的发展嘛,湾湾和内地虽然隔着海峡,但是是一家人嘛,你给我点时间。”

  “没事,不着急,什么时候有时间来内地,我请伱吃饭?”陈时平笑着问道。

  “等这次帮你采购完吧,到时候去内地看看你。”

  “好,那我可提前准备菜单了。”

  陈时平和徐风又聊了一会才把电话挂了。

  徐风的湾湾身份好办事啊,要是中国器材公司出面去采购,最新款的东西是买不到的。

  亚洲市场现在被中影把持着,电影的质量和产量已经威胁到好莱坞,人家不会轻易给技术的。

  国内曾经想要发展数字特效,想要收购好莱坞的一些公司。

  哪怕人家开不下去了,处在破产边缘也不给一点股份,至于技术更别想了。

  一些软件都不会给你最新版本,花钱买都不给你啊。

  很无奈的现实。

  陈时平挂了电话后,看一眼时间,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门,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呢。

  技术研讨会还要过几天时间,那么多专家过来也要时间。

  这些厂子全是国内最优秀的电影设备生厂商了。

  358厂曾经最厉害,一开始是研发生产军用光学仪器的,后来又研发了长城照相机,不过这两年开始走下坡路了。

  上海照相机总公司也是一样,海鸥相机曾经远销海外,但是现在也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曾经的长城、海鸥相机什么的现在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

  没有这些畅销产品,他们自然也就不行了。

  他们这些厂子现在甚至不如保定电影机械厂混的好,人家以前也是生产电影机械的,后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果断转行了。

  认准一个东西生产,砂轮机!

  虽然和电影机械没什么关系了,但是人家每年出口创汇几百万美元,增长的十分稳定!

  专业不对口不怕,就怕不认真干啊!

  陈时平有时候也挺无奈的,国内很多行业都是这样,一开始都挺好的,搞着搞着就跟不上时代发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