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每月只能造一铳_假太子逆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100m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威力相当可观。

  而当时的西班牙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

  而这样的火枪,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是在在明朝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1年。

  这一年,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从缴获的2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了葡萄牙制造西洋火绳枪,从而开始加以仿造。

  明朝仿制的火绳枪,皆称鸟铳,这种说法,是因为这类火枪,可以轻易射落飞鸟而得名。

  明人范景文撰写的《师律》之中,就曾提到:“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这样的鸟铳,又称为鸟嘴铳,因其点火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故有此名。

  据《大明会典·火器》记载,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即公元1558年,仿制了第一批鸟铳,整整1万支,装备明军使用。

  这种鸟铳,从嘉靖年间,一直打造并使用到现在。

  王明看到,戴升现在献来之物,倒可算是这个时代中,鸟铳的典型模样。

  这种官方所制的鸟铳,其主要特点,便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鸟铳铳管前端,安有准心,后部装有照门,从而一齐构成了瞄准装置。

  其次,是鸟铳设计了弯形铳托,发射者可将脸部一侧,贴近铳托瞄准射击。

  再次,是这种鸟铳,铳管比较长,其长度和口径的比值约为50:1~70:1之间。之设计设计成这样细长的铳管,是为了让火药在膛内得以燃烧充分,产生较大推力,让弹丸出膛之后,获得较大的初速,以至形成低伸弹道和较远射程。

  最后,则是鸟铳是用火绳作为火源,扣动扳机点火,不但火源不易熄灭,而且提高了发射速度,增强了杀伤威力。

  王明将手中鸟铳端详良久,问了戴升第一个问题。

  “戴匠头,象这样的火枪,每人每月能生产多少?”

  戴升一愣,立即回道:“禀殿下,若要完整打制这鸟铳,一个熟练匠人,可以一月打造一支。”

  “什么?一个月才能打造一支?!”

  对于这堪比蜗牛的速度,王明十分吃惊,心下更是无语之至。

  见王明这般惊讶,戴升急急解释道:“殿下,你可知道,这鸟铳铳管,需得用精铁制作,只有用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才不会炸裂。此种精铁若要炼制,却是相当地费时费料,须得要用10斤粗铁,才能炼出1斤啊。”

  “啊,竟是这样……”

  一旁的许旆亦插放过来:“太子殿下,若就算精铁炼制出来,在制作之时,要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无用缝隙,然后再用钢钻内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方可使用。这钻铳工艺,却是须得十分精密细致,每人每天费尽精神与体力,也只能钻进1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所以我等所言,一人一月只能打造一支铳,绝非虚言诳骗,还望殿下明察。”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