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攻两县_假太子逆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看,现在的清军,正在加紧时间准备入川作战了,自己若还是慢条斯理按步就班的行动,只怕会赶不上清军行动的速度。

  所以,哪怕现在攻略东川,是一锅还未熟的夹生饭,王明也必须赶间,一口一口地将它赶紧吃掉。

  故而这段时间,太子王明派出了大批密探,前去这两地之处,侦知了当地的具体情况。

  而据这些密探回报,这大宁县与大昌县这两县,皆是在大宁河边,平日里通过水道互相往来,分别为王光兴与王友进这两部贼寇所占,二人的兵马数量倒是不多,不过三千余众。

  但是这些兵马,却是俱为沿河扎寨,水师船只极多,往来十分容易。

  更重要的一点,便是先前太子王明在拿下巫山县城后,得到消息的王光兴与王友进,俱是十分恐惧,有如惊弓之鸟一般,竟在立即拆除了与夔州以及巫山相联的桥梁,退保城池,只求自保。

  故而,太子王明想要如剿灭刘体仁胡道明一样,将这二王剿灭,却非易事。

  王明当然知道,若是强行进攻,只怕想要剿灭,怕是不易。但是,他还是觉得,要先拿这两股流寇来下手。

  因为,这两股流寇,因为地狭民贫之故,兵马数里颇少,自己若往攻之,不必担心会遭到极大的反抗,而若能将这两股流寇扫灭,则夔州东面再无敌寇,自己便可安心向西进军,再将夔州以西的流寇,全部加以消灭。

  但是,现在流寇已拆毁桥梁,又全力死守,自己却有何好办法,去攻下他们呢?

  王明想到了一个办法。

  水攻。

  这大宁县与大昌县,俱在在大宁河畔,他的那些兵马,亦是沿河驻扎,这样的地理条件,虽然不利于强行对攻,但若采用水攻之法,定可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当然,王明这样做,有一点却令他有所顾虑。

  那就是,若大水淹来,那两城中的普通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但王明在仔细考虑之下,还是决定,让这两县百姓,承受这般代价。

  时值乱世,人命贱如微草,与其让这些百姓,天天在流寇的逼迫威压下苟活,还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在承受部分牺牲的代价后,得到彻底的解放,从而再不必受奴役之苦,可以在自己的治下,安享太平。

  舍小而图大,亦是无奈之选。

  慈不掌兵,所谓的仁慈,根本不能成为这个乱世中存身立命之道。

  于是,在一切准备妥当后,王明亲统第一镇的兵马,以及第一镇与第二镇的两镇辅兵,一齐从夔州城中,浩浩荡荡,东去大宁河畔。

  大军滚滚东去,气势煊赫,沿途百姓俱是知晓,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那正守在大宁县与大昌县城中的二王兵马,自然也是迅速知晓。

  他们迅速做出准备,让三千兵马尽速退守县城中,另有小部分骑兵,以及大宁河中的水师船只,充满信使,在两城之间来回跑动,及时传递消息。从而让两城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更加紧密。

  二人俱是认为,这般做好充足准备之后,他们凭险而守,那太子虽是兵马众多,当是无能为也。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