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甩锅_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甩锅

  时隔一个多月,久未露面的赵福金,终于出现在了众臣面前。

  有人风轻云淡,有人心中狂喜。

  当然,也有人如坠冰窟。

  众臣见礼后,偪王笑道:“瞧吧,早说了官家偶染小恙,在明仁宫里静养,让本王暂监国事,这下都信了吧?”

  说罢,乖巧地走到了道君皇帝身旁,立在一侧。

  赵福金抬抬手:“这段日子,辛苦众位了。”

  “臣等惶恐,官家万福。”

  简单的施礼后,赵福金开门见山,沉声说道:“他们又来了!咱们大宋,怎么办?”

  赵福金话音刚落,就听武将一列有人嚷嚷道:“来就来了,干就完了!”

  这突兀的一声,是非常不合礼数的。

  宋朝的大朝会议事,都是文官先言,文官从宰执开始,一一议论,等宰执们说完意见,再由具体事务的负责人议事,比如朝议要讨论开封府的治安问题,那得先由宰执们说话,然后由开封府府尹说话,涉及到其他部门,再由其它部门的统制说话。

  议论一圈,提出具体的建议,最后再由官家定夺。

  若御史台觉得官家定夺的没什么毛病,此事便算议完了。

  若御史台觉得不妥,还得出言反驳,之后再议。

  就算是朝议军事,也是宰执们先说,之后枢密院和兵部再言,一般的将领,若是官家不点名,是不该发言的。

  这种安排其实是有道理的,若没有个先后次序,议事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是非常浪费时间,且效率低下的。

  所以这突兀的一声,瞬间就引得殿内众臣齐齐看去。

  就连闭目养神的道君皇帝也微微睁开双眼,看了过去。

  几百人的目光聚集到自己身上时,总是让人不舒服的,高宠抬眼四下看了看,尴尬地挠挠头笑道:“我……说错了?”

  御史中丞李若水叹道:“这小将第一次上朝议事,上头也不教教规矩吗?”

  岳飞出列,拱手道:“高宠乃末将麾下,教导不周,还望各位相公海涵。”

  见岳飞出列,不认识此岳飞的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询问此人是谁。

  李邦彦笑着向众人介绍道:“此人乃太原大将,岳飞,岳鹏举,那位小将姓高名宠,都是第一次上朝议事,诸位就不要苛责了。”

  说罢,李邦彦偷偷瞄了一眼赵福金,见赵福金面色如常,不喜不怒,便知道自己这次嘴替的很成功。

  “罢了,议事吧。”赵福金摆摆手,看向李纲:“李相觉得此时该如何?”

  李纲躬身出列,一如既往的主战:“虽说这次金军南侵,东西路都已抵开封,兵力比上一次更多,气势也更嚣张一些,但是我大宋也比第一次时要准备充足,城外有二十万勤王军,城内有八万精锐禁军,可堪一战!”

  李纲的态度赵福金心知肚明,点点头又问道:“李邦彦,你觉得呢?”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