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官家赐名_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官家赐名

  真定府。

  知府王书恒甚是头疼。

  就是住了个霸王店而已,只需将银子给了,打上一顿板子,这事也就了了。

  可那高二郎既没有银子,也不肯通知家人替他交,反而在公堂上大骂郓王是无耻小人。

  本来一件民间纠纷的小案,硬生生变成了大不敬的大案。

  若依律,判个流放。

  但王书恒前些天见过高二郎,高二郎也确实拿着郓王手书前来要人要车,王书恒本想亲自去给郓王送去,借此机会攀附一二,可郓王并不见他,只是让他和高二郎对接。

  按理说,高二郎应该是郓王的心腹之人,就为了几两银子……

  王书恒觉得这世界太荒诞了,自己都想把银子掏了。

  可是这宋朝一旦收案,不断个清楚,根本无法结案,真定府的通判可是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自己呢。

  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为官之道。

  思来想去,王书恒还是让衙役跑了一趟高家村,通知高二郎的家里人,来府衙赎人。

  无论这高二郎和郓王之间有什么矛盾,王书恒都是不想掺和的。

  这是自己能掺和的事?

  高二郎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坐上州府衙役的车驾,一路上唉声叹气,拉着两名衙役倒苦水:“我家这儿,打小就不省心,以前还只是好勇斗狠,舞枪弄棒,如今竟然欺行霸市,以后还不知道要干出什么勾当呢!”

  说到动情,老母亲眼泪婆娑:“老身不是不愿给他赎罚,补偿店家,就是这钱给了,也恳求官府严办,让他涨涨记性,免得日后惹出更大的祸乱。”

  哭哭啼啼,觉得自家被冤枉的人犯家属,衙役们倒是见过不少。

  像这种通明事理,大义灭亲的老妇人,倒是少见,让人钦佩。

  于是也便与她多说几句:“老夫人莫气,听说这里面是有些误会的。”

  “误会?没有!”高老夫人无比笃信:“知儿莫若母,我儿是什么脾性,老身知道。就算官府不严办他,回了家,我定饶他不得。”

  “害,二郎善斗,老夫人何不让他从军呢?”

  “说了啊,他不听啊……”

  半天时间,便赶到了真定府,在见过主簿,了解完情况后,求着主簿带自己去牢里先见见高二郎。

  主簿虽嫌麻烦,但想着王知府着急结案,便差人带着高老夫人去一趟牢中。

  地牢幽暗,臭味熏天。

  刚一进去,高老夫人便掏出手帕捂住口鼻,一旁的狱卒在心里笑道:“这老妇人,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还挺讲究。”

  前行几步,就听见高二郎的喊叫声:“我冤枉!冤枉!都是那郓王那王八蛋,自己住店不掏钱,半夜跑了,干我何事?你们有种找他去要啊,欺负我一个平头百姓!”

  狱卒停下脚步,笑着指了指前方:“您自个过去吧,您那儿子,凶的很。”

  高老夫人微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