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大宋经济会议_金军围城,大宋皇帝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大宋经济会议

  说到搞钱,如今的朝廷上,除了李邦彦和秦桧还有点想法。

  其他诸如李纲、宗泽、张叔夜之流,虽不敢说对钱完全免疫,但是最起码是欲望不高。

  对自己尚且如此,遑论对朝廷。

  所以等赵福金说完朝廷目前要用钱的种种事项后,他们大多数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宫里带头节省开支、各府衙跟着缩减不必要开支。

  历朝历代,能被史书称为贤臣忠臣的,大抵如此。

  只要道德高尚、只要爱民如子、只要两袖清风,只要以身报国……必被史书大肆褒奖,必被后人敬仰如山。

  以前赵福金读史书,每每读到这些事上,就倍感唏嘘,儒家记史之法,着实偏颇!

  哪个朝廷要全是这样的人,活不过一甲子!

  所以李邦彦之流的存在,那也是极其重要的。

  果然,李邦彦就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印钞!”

  这确实是解决财政危机最简单的方法,没钱就印,简单快捷。

  朝廷上超过一半的大员,虽然知道滥发纸币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是却不知道这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所以即便有人反对,也并提不出站得住脚的理由。

  赵福金还是有一些民科经济学知识的。

  无准备金印钞,或是超发准备金一定比例的印钞,结果是通货膨胀,最终货币信用崩塌,经济崩溃。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能快速地洗劫民间财富。

  比如老朱的宝钞,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上,就是为了洗劫民间财富,所以他根本不在乎会不会导致经济崩溃,反正只要把钱搜刮上来养老朱家那一大家子,这便是好政策。

  当然,搜刮民间财富,赵福金觉得也不是不行,哪朝哪代不这么干?区别就是有些朝代要脸,有些朝代不要脸罢了。

  只是现在,还真没到那个程度,没必要,赵福金要脸。

  所以不等争论激烈,便一锤定音否了李邦彦的提议。

  秦桧的办法就更符合经济规律一些,毕竟从陈东的大宋日报那里尝到了甜头:“还是要投资,要不再琢磨琢磨,开个什么司,臣瞧着那日咬了李相公的狗,就不错。”

  秦桧卖狗,日后成了朝廷上的笑柄。

  赵福金也不会傻到真去干这种蝇头小利的生意。

  “朝廷的财事,跟你们家赚钱不一样。”赵福金无语。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群臣讨论了半天,还是毫无头绪。

  赵福金拍了拍椅背:“方向偏了,咱们现在不是要讨论做什么具体的生意,咱们是朝廷,不是商人,朝廷之财,首在税收,税收之事,首在税基,要是百姓赚钱的路子多了,税收不就上来了?”

  皱着眉,黑着脸老半天的李纲一听,终于松了一口气。

  虽然赵福金的“搞钱就是尊祖宗之法”的逻辑没错,但是李纲还是认为,朝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