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7章 资源二号,高光谱遥感卫星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研究协议的内容足有大几十页,常浩南既没有精力,也没有那个法律知识自己一点点看。

  因此他只是确认几项重点条款符合自己的要求之后,就把三份范本分别丢给了集团法务部、学校的法治事务办公室以及实验室的柳晨晨,让几方分别确认一下,其它部分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或者漏洞。

  对于这件事,最高兴的其实还不是常浩南本人——

  对他来说,一个200来万经费的课题而已,虽然不算少,但跟自己过去做过的其它项目比,倒也不算什么大事。

  如果不是研究内容恰好和计算材料学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他甚至都可能要犹豫一下是否接下来。

  而是唐林天。

  当然,也不是因为经费的问题。

  对于一般的课题组,申请下来的经费普遍被学校雁过拔毛,截留三分之一到一半。

  不过火炬实验室在这方面的待遇显然不同,校方于情于理也不可能干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

  而是因为这個课题的大背景。

  虽然京航如今已经成为了“985计划”的10所创始高校之一,但唐林天很快就发现,光是这样的名头似乎不太够。

  并不是说你学校的名字跟人家青华燕大放在一起,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就能跟人家平起平坐了。

  别说这二位,就算是华东地区的那五所,京航在影响力上也还是欠缺一些。

  常浩南这些年干的事情,搁在业内确实算惊天动地,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都不太方便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说到底,还是学校过去的业务实在太单调了。

  华夏的人口基数大,因此给人感觉对航空感兴趣的吃瓜群众也好,还是吃航空这碗饭的人也好,数量好像都不少。

  但真要论起占比,就能看出属于小众群体。

  蛋糕不大也就算了,还有好几所学校分。

  所以,让学校的名声和业务扩圈,是作为校长的唐林天目前最想要的。

  而之前常浩南的那篇数学论文,以及这次来自石油系统的意外之喜,无疑都是相当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常教授。”

  在学校例行召开的学期末考务会议之后,唐林天并没有马上离开。

  常浩南在留校担任教授之后,挂名了方振那门课的一半课时数。

  虽然肯定不会真的去上课,但这些会还是要出面参加的。

  听到有人叫住自己,正准备混在人群中跑路的常浩南回过头,发现唐林天仍然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

  “唐校长?”

  “对了,唐校长,我前几天给学校法务办提交上去的那份协议,您应该看过了吧。”

  这种事情应该会有专人和常浩南对接,但反正都已经见面了,那不如顺便问问。

  “看过了,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件事呢。”

  唐林天略一伸手,示意常浩南在旁边坐:

  “协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