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27章 巍巍太学府,煌煌圣朝象【卷终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评为甲等”。

  恰在此时,屋后转出一人,往那位博士的记录上瞧了两眼,发现是按照标准流程在做事,便又转悠去了另外的考场。

  三位考官面面相觑。

  陈学长是真有派人在查啊。

  所幸自己坚定,没有想着弄虚作假。

  定了定神,坐在左侧的那位官员开始提问:“请说出你对于‘兵家’的理解,并举例三个兵家人物以及著作。”

  司马迁睁大双眼。

  这个问题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道需要长久思考,回答也会是支支吾吾。

  但在自己眼里,简直是送分题。

  他花了五六息时间,在脑海里整理好语言,接着开口答道:“兵家者,大概是源于古时候司马一职,属于王室官员的武装防备力量。

  《尚书·洪范》八政之中,第八项说的就是‘师’,讲的就是兵事攻伐。

  而《易》中亦有‘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以武而威天下,大概讲述的就是兵家存在的必要性。

  至于现在,更是用精铁制作利刃,分割皮革组装盔甲,相较古时,发展更进一步。

  兵家的名人,乃有太公望,著《司马法》一百五十五篇;孙武,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魏无忌,著《魏公子》二十一篇。”

  那些考官瞬间一愣。

  这个答案甚至比他们预设的标准答案更加完美!

  深吸一口气,那位考官对司马迁微笑地点了点头,但谨记着规矩,没有过多交谈,接着低头伏案写着,“文史一道,此子功底深厚,颇有见地,必入甲等,亦可称其为首”。

  术数与文史两科结束,面前这孩子皆拿到甲等,剩下的德教,只要不拿到末流的戊等,那进入太学可谓是板上钉钉。

  不过德教一科,只要对方不是拟人,无论哪位考官,基本上都会给出丙等以上的评价。

  ……

  约莫两个时辰过后。

  “伯玉,里面的考核结束了,这里是本次三科甲等的名单,最终入选的名单应该就在这其中产生了。”李序手中拿着三张宣纸,上面满是记录。

  不得不说,太学办事相当效率,初审名单已经出来。

  当然,后面还有二审、三审,用以确认成绩与身份无误,才会在三日后宣布最终名单。

  揉了揉下巴,陈洛接过那三张宣纸。

  德教那张,他是稍微扫了两眼,便放在了最下面。

  毕竟大汉以孝治天下。

  不对进入太学的学生考察品德,似乎说不过去。

  但真要把它多当回事,成为重要标准,那倒也不至于。

  毕竟太学是要培养做实事的官吏,而非道德君子。

  仔细翻看前两份宣纸,陈洛是在它们上面找到了同一个熟悉的名字。

  司马迁?

  好家伙,要是太史公来当我的学生,哪怕是挂名的。

  自己至少可以吹两千年啊!

  毕竟史家毫无争议的第一人,究天人之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