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8章 紫荆关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二府。不断有活不下去的流民奔往东路,并带动了周边河间府,顺德府一些人氏。

  过桥时,韩父又遇到李先生一行人,并走在一起。

  那李先生年在三十多,相貌清苑,带着妻子,还有一子一女,一行人,是在满城时相遇的,这李先生平时在人群沉默不语,少有与旁人交谈,二人也是略略交谈几句。

  听闻他是庆都人氏,读过一些书,平时作些经营,算一小商人,前往宣府镇,是去投奔故友的。

  他的故友,在保安州担任一书吏,平日书信中,有劝说李先生前来东路,经慎重考虑,他决定带着家人,前往宣府镇生活。

  易州城高大,城墙厚实,不过长年没有修缮,显得有些破败。

  因为流民不断前来,在这里歇脚,然后前往东路,所以南门与西门外,颇为热闹,还有几处人市,一些富户及管家样子的人,在其中挑选,多要些样貌端正的孩童。

  对许多流民与乞丐来说,便是宣府镇已经不远,出于对前途的未知,若自家子女被买走,就算为奴为婢,只要有一口吃的,在这乱世年头,也算一条活路。

  看那些卖身的人,个个骨瘦如柴,还有城外流民的凄惨,因为见得多了,韩父韩母等人都是习以为常,只有孙姓商人,不知觉的摇了摇头。

  虽然他的目标,是一直北上,暂时到京师去,然后西过居庸关,回往东路,不过送佛送到西,他准备将韩父韩母,还同行的流民人等,一起送入紫荆关内。

  主要是怕一些守军刁难,特别进紫荆关时,还要交过路费,往日,每个大人需要一人二十文,孩童也要一人十文钱。

  因为过往流民甚多,当时守军守将,收钱收到手软,清苦的紫荆关,竟成一肥缺之地,引起一些人的眼红与争夺,紫荆关参将,已经不驻易州,而是常年驻于关内。

  后来东路与他们交涉,又夹着一些威胁之类。

  虽然,沿着宣府镇外围,各地官府兵将,都接到各方类似封锁的暗令,他们却没有胆子与东路交恶,这过路费,也少了不少,改为大人每人五文钱,小孩每人二、三文,长久下来,当地官将,仍然收入丰厚。

  众人在易州城下略略歇息,孙商人出了钱,为这几百人,买了一些饼粥之类的食物,虽然不多,堪堪暖下肚子,不过足以让众人感激涕零了。

  一路上,这样的照顾已然多次,很多流民都打定主意,今后安定后,定要在家里,供奉这孙掌柜的长生牌位。

  第二日,众人到达易州城西数十里,紫荆岭的紫荆关外。

  这紫荆关城,东为万仞山,西为犀牛山,北为拒马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