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敢叫东吴换日月!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年轻人去做考官呢?

  至少,他诸葛亮要确保,这是一场公正的考验!

  …

  杨仪从军师将军府邸中走出时,手中已经多了多出了一封竹简。

  这是诸葛亮亲笔所书的“考卷”,三道考题,依次列举。

  呼…

  杨仪深深的呼出口气。

  他感慨道:“刚到益州一个月,不曾想,又要回荆州了。”

  想想这千里之遥的路途,杨仪难免一阵唏嘘。

  倒是这时…

  “威公…”

  一道轻微的声音传出,杨仪注意到是巷口传来的,他无需扭头,已经听出这是马谡的声音。

  当即轻微摇头,往那巷口走去。

  马谡又一次展示出了他眼界过人的一面。

  “军师,可是要派威公赴荆州,考验那关麟?”

  杨仪微微抬眸,“幼常如何得知?”

  “这还不简单?”马谡笑着解释道:“关将军一封‘罪己书’传来,一封急件传来,言之凿凿,除了要‘推举’他那儿子外,不就是要让那关麟赴成都,得诸葛军师栽培吗?”

  “可军师何等人物?岂是随便阿猫、阿狗就能成为其弟子的?”

  说到这儿,马谡昂起了胸脯,“可一边是关将军的请求,一边又是如今益州的内忧外患,我提出的这考验之法,一来可以验证那关麟的成色,二来,若关麟答得不好,答得不对,也可以替军师间接的回绝了关将军…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马谡一边说,还一边得意的笑,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

  杨仪也犯不上跟这小辈计较,当即笑道:“人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可我与季常交谈,季常却说他五弟幼常才是‘最良’,今日一观,幼常还真是带给我无限惊喜啊!”

  “呵呵,试问,无论是荆州还是益州,年轻一辈的翘楚,谁能与幼常比肩一二呢?”

  哈哈…

  杨仪是耐着性子说的这番话。

  俨然,这番话让马谡极为受用。

  “威公,你、我同是荆州人,你杨家与我马家也算是有些来往,我此番守在此处等你,不为别的,只为提醒你一番。”

  “愿闻其详。”杨仪抬眼。

  马谡语重心长道:“关公那‘罪己书’与‘急件’传来,皇叔与军师都说那关麟是奇才,是才俊,可唯独我观之不然!”

  “近来我也听到些许有关此子的风声,据说此子素来胆大妄为,口无遮拦,所做的恶行不胜累举,单单那耕牛死在他手上的就有几十头,可谓是罪恶昭彰…还有他竟公然让他的父亲下罪己书?此谓大不孝,古往今来,岂有这样的人子?”

  马谡眼珠子一定,“依我之见,他就是个不孝之徒,是个浪得虚名之辈,关将军爱子,为其计深远,故而杜撰出此子功勋,妄图派其入军师门下,传道授业,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军师之徒?岂能是不孝、胆大妄为之人?在下斗胆,请威公考验此子,且勿徇私舞弊,也莫要让此子唬住!避免其拜入军师门下,日后做那纸上谈兵的赵括,遗祸于皇叔与军师之大业!”

  这一番话,马谡说的言之凿凿。

  反观杨仪,他微微拱手,“幼常的话,吾记下了!”

  说罢,他便徐徐离去。

  只是,转身的功夫,他不由得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成都,多事之秋,皇叔与军师不省心!

  ——可小一辈的才俊,他们的争执,怕是在以后会让军师更不省心哪!

  …

  …

  荆州,江陵城。

  日头洒在九脊之上,重檐巍峨的关家府邸内,糜芳跪在关羽的面前。

  关羽与马良本在下棋,可糜芳这突然的一跪,关羽与马良的目光下意识的就转向他的这边。

  “末将听闻在半月之前,东吴小儿竟敢妄图奇袭我荆南三郡,这是公然挑衅关将军,这是不把我汉军兵勇看在眼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