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二章 江陵峰回路转,蜀中柳暗花明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盟的角度,还是从刘皇叔、关云长名声的角度,长沙三郡,都是非让不可。

  当然,那所谓的合肥赌约…倒是成了一个过场,走走形式!

  其实,多此一举了。

  乃至于,传出去,还显得关云长将军不大气!

  正琢磨到这里。

  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荆州急报”这四个字,马谡脸色瞬间一变,他急忙跑了出去。

  府外的侍卫,有人拉住了马的缰绳,有人扶着那骑士下马,从衣着上看,他的确是荆州来的,是关家军!

  “急报在哪?”

  马谡快步行至他的面前,连忙问道。

  这骑士毫不犹豫的取了竹筒,加重声调嘱咐。

  “其中有两封竹简。”

  马谡不敢停留,取过竹简,他命人取来马匹,径直往左将军府奔去。

  这竹筒,他牢牢搂在怀中,他知道,这竹筒内,那两封信笺的内容必将应证他所有的猜想…

  刘皇叔借荆州一事的走向;

  长沙三郡的归属;

  乃至于合肥战场…这些,都会在这封信笺中悉数找到答案。

  …

  今日,左将军府本无特殊的事项。

  刘备与诸葛亮一道在正堂处理公务,商议一些具体的政事,不许人靠近,更不许人打扰。

  掌管左将军府“内务”的赵云,也难得闲暇了下来,不甘寂寞的摩挲着手掌。

  比划着他最新感悟,改良过后的“七探盘蛇枪法”的最后一式。

  他心里琢磨着,若如此出招,中平枪之下,点枪的威力必定能更足上十分。

  他不由得喃喃背起了口诀。

  “中平枪,枪中王,中间一点最难防!”

  可马谡一到,看着他那火急火燎的模样,赵云下意识的感觉,多半是出事儿。

  当即收起那不安躁动的手掌,连忙问道:“幼常?何事如此惊慌?”

  马谡指着怀中的竹筒,“荆州急件,军师…军师何在?”

  ——荆州急件?

  赵云一怔,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儿来,心知此信笺的干系重大。

  他沉声道:“军师在与主公商议政务!”

  ——“你跟我来!”

  …

  …

  一本厚厚的竹简正展开,摆放在诸葛亮与刘备的面前。

  这是一本尚未在草拟阶段的法典——《蜀科》。

  如今益州新定,汉中归曹,成都地区人心惶惶,时局动荡不安。

  这个时候,整顿这边的混乱,就成了当务之急。

  刘备很清楚这一点,于是派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五人,令他们共同协商,制定一部法典。

  正是此——《蜀科》。

  而面前这份,算是未完成的版本…也可以说是,诸葛亮独自主导的版本。

  这一版的核心在于“严格”,在于严刑峻法!

  当然,因为是诸葛亮独自主导的版本。

  其余四人中,法正就对此颇为微词…

  说到底,他在刘璋治下时,“吊儿郎当”习惯了,若这部法典一经颁布,他的许多行为都必须大肆收敛。

  这对他这类“不羁”性子的人,是个极大的考验。

  “孔明啊…”

  此时的刘备细细的品读过这《蜀科》后,感慨道。

  “昨日与法孝直攀谈,他也提及你主导制定的这《蜀科》刑律,他虽没有直接反驳,可意思却再明晰不过。”

  刘备将手按压在这《蜀科》的竹简之上,轻声道:

  “孝直言及,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

  “可如今,我是借助权谋、使用力量才占据的益州,还没有对百姓施加恩惠与安抚,就颁布如此严格的律法。从客人与主人的角度看,作为客人的我们是不是该把姿态放低一些?效仿高祖,放宽刑罚,约法三章,满足当地百姓的意愿呢?”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