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一章 阴阳五行治医圣,逆子神算定荆州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本源的“精”不是静止不动的,是运动着、变化着的。

  而可以让物质运动变化的东西,便是“气”!

  这就是为何,那些老中医治病时,总是会不经意的提到“精”、“气”这两个字。

  再说“阴阳学说”。

  在精气学说的基础上,古代的医者渐渐地悟到,无论是“土、水”还是“气”,这些物质是运动发展的,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这个在事物体内一分为二的矛盾,便就做“阴阳”!

  古代的医者继续深入探索。

  渐渐地,就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凡是这类属性的事物称之为“阳”。

  将“静止的”、“内向的”、“寒冷的”、“阴暗的”,这类属性的事物称之为阴。

  这就是“气”的第一种分类方式,所谓“一气化阴阳”。

  可随着古代的医者发现,自然界中越来越多新事物的出现,把事情单纯的分为“阴阳”两类已经不够了。

  于是呢,又出现了“气的五分法”。

  这其中,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这类特性的事物归结为“木”。

  可以理解为性情正直,做事情不扭捏的人!

  把温热、升腾、繁茂特性的事物,归结为“火”。

  就像是性格比较急躁,办事情却能灵活多变的人。

  把可以生化、受纳、承载特性的归为“土”。

  就像是谨慎、稳重、宽厚老实的人。

  把肃杀、潜降、收敛、洁净的特性归为“金”,就像是刚强有毅力、自律、不爱随波逐流的人。

  最后把具有滋润、寒凉、闭藏特性的事物呢,归为“水”。

  这就像是有智慧的人,或者是文艺的人。

  随着古人对这五种自然物质的观察,他们又得出新的结论。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

  ——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从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五行相克结论就此诞生。

  又根据气候的运转规律,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规律,到此为止,标志着中医的第三大理论——五行学说彻底成立。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学说如何运用到中医中?

  还是先说阴阳,人的身体也是由阴阳之气组成,想要身体健康,就要阴阳和合。

  一方偏盛或者是偏弱就会生病。

  因此…在身体的阴阳中,削弱盛的一方,加强弱的一方就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

  ——而这也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及治疗总纲。

  ——所谓“调和阴阳”!

  再说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对应着人的肝、心、脾、肺、肾。

  里面任何一个脏器出了问题,都会间接影响到其它的脏腑。

  比如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一查是肝出了问题。

  疯狂的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