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北见山地_穿越抗战军火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岛上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自治省政府的各项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人口普查中也顺便调查了田地数量和存粮情况,日据时期,跟日本人走得比较近,帮日本人做事的的人倒了霉,这些人受到了清算,被扣上了通敌的帽子,送到麻田洞劳改,电影院和医院都是他们建造的。

  日本用于压榨岛民血汗的军票停止了流通,岛民们现在都在使用华元的纸币,这种纸币是麻田洞半个月前成立的自治省银行发行的,上面印着济州岛自治省主席刘涵的头像,岛民们私下里都称其为主席票。最先使用华元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和从事淡水鱼捕捞的渔民,岛上河流密布,即便在冬季也不结冰,独立旅五六千人,每日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但岛上的猪牛羊、鸡鸭鹅等能够提供蛋白质的家畜、家禽都被日本人抢走了,剩下的不多了,而那些河流里鱼类却极其丰富,每天都会有渔民推车独轮车为独立旅后勤部门送去淡水鱼,卖鱼得了华元,在麻田洞的饭馆要两样小菜,喝一壶酒,吃饱喝足了就到电影院买几张电影票,琢磨着哪天带着老婆孩子,一家人乐乐呵呵地看场电影,这些渔民觉得自己在岛上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渔民的幸福生活让那些从未涉足渔业捕捞工作的农民眼热,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梦想着改善生活的在家猫冬的农民也投入了捕捞淡水鱼的活动,市场上淡水鱼几乎一夜之间就多了起来,军队吃不了那么多,于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渔民们就把鱼晒成咸鱼干。两架水轰---5每半个月从枣庄送过来一批抗日军官兵,返回去的时候正可以装一批咸鱼干送到枣庄的市场上销售,等到再次过来的时候送过来济州岛需要的商品。

  济州岛自治政府正在筹建一家鞋厂,刘涵临走时留下了三十个集装箱从主位面国内鞋厂当废品收购的制作服装的边角余料,刘涵又送过来很多胶水以及三百台缝纫机,还有一些针线之类的东西。岛上不产煤炭,也缺少技术工人,枣庄那边工人也很稀缺,从那边送过来也不太现实,所以刘涵暂时还不打算在岛上建立真正的工厂,而这种只需简单培训就能胜任的鞋厂自然是最适合目前济州岛状况的。此时厂房正在建造中,预计两个月后对新招收的这批女工的培训工作即可完成,届时济州岛历史上第一家工厂就可以为军队生产布鞋了,完成军队交代的任务,工厂可以组织渔民驾驶渔船偷偷地把鞋运到对岸日本人控制区,从百姓手里换取生活物资。

  这天黄昏独立旅装甲团的二十辆水陆坦克带着特战队和两百名独立旅炮兵来到济州岛北部小渔村东贵里。一个多小时后海面上出现一艘货轮,这艘货轮就是此前前往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