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4章 李筠跑了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国的精锐扑上来围攻,别的且不说,单单是掐断粮道的大规模狼群战术,就足够李中易喝好几壶的。

  凡事都有个度,李中易是个谨慎小心的个性,见好就收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良好。

  就在李中易于大胜之后,果断趁夜向东疾进的前几日,东京开封府内发生了一件大事:政事堂相公李筠,竟然暗中逃离了开封。

  起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潞州那边频繁传回急报,由于昭义军节度使李筠长期被扣留在开封城中,昭义军衙内都指挥副使刘继冲,暗中勾结契丹人以及北汉国主,公然起兵反叛。

  据报,刘继冲率领的叛军,在北汉军的配合之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已经拿下了隶属于昭义军的两座县城,并且兵锋直指李筠的老巢潞州。

  主持朝局的范质,那可是修炼成精的老狐狸,他一眼便看破,这必是刘继冲和李筠一起合谋故意设下的局。

  早在周太祖郭威刚登基的时候,李筠已经是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可谓是从龙重臣。

  此后数年之间,李筠常驻潞州,以奇兵屡破北汉军,因功加封为侍中。

  从显德二年到六年(955959年),李筠连年与北汉作战,先后攻克辽州(今山西左权县)与长清寨等,俘获北汉的刺史、大将数百名。

  及至,柴荣驾崩之时,李筠更是奉遗诏,成为了顾命八相之一。

  当时,柴荣重病缠身之时,担心李筠不服幼主,特意下诏把李筠召到了开封府。

  名义上,李筠也是政事堂的八位相公之一,其实他和李中易的处境大致相仿,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伴食宰相而已。

  由于实力明显比大周弱小许多倍,柴荣刚刚驾崩的那段日子,李筠倒也安分守己,没有乱说乱动。

  可是,当李中易兵败身亡的假消息,传入了开封府之后,李筠当即作出了判断,机会来了!

  受到假消息的干扰,朝廷内外慌作一团,无形之中放松了对李筠的监视。

  李筠借口去城外礼佛,走到半路上,却突然发难,利用事先埋伏好的军将,杀散负责保卫的近百名禁军官兵,纵马绕到黄河边上,夺船北上。

  朝廷得知消息后,赶紧派兵追上去拦截李筠,可是,早有预谋的李筠,竟然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找不见踪影。

  政事堂总共只有八位相公,李中易传闻已死,李筠居然半路杀人逃之夭夭,其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震撼。

  一时间,京畿震动,谣言四起,民心不稳,开封城内的治安状况,短时间内显着恶化。

  开封府,老赵家的后院里。

  老太君杜夫人,把赵匡义叫到跟前,厉声质问他:“三郎,你平日里和李筠来往较多,你跟我说实话,你有没有暗中帮他?”

  “娘亲,孩儿只是觉得那李筠酒量过人,性格豪爽而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