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6章 密诏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之量,不仅善于用人,也敢于用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刘贺扬和马光达都不是最早跟随李中易的老部下,就资历而言,远不及以杨烈为首的河池乡军那一派。

  但是,李中易秉承着海纳百川的用人逻辑,不仅没有歧视刘贺扬和马光达,反而委以一军之首的重任,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地位,也仅次于杨烈一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从灵州才开始追随李中易,资历不如刘贺扬和马光达的宋云祥,也被提拔到了一军之首的高位,这就足以证明,李中易没有把他们看外,不分地域和资历用人才。

  当然了,刘贺扬心里也非常明白,朝廷的诏书虽未明言,却潜藏着浓浓的忌惮和提防之心。

  “朝廷看走了眼啊!”刘贺扬低着头,暗暗叹息不已,李中易对朝廷的心思可谓是了如指掌,然而朝廷却对李家军知之甚少。

  如此浅显易懂的挑拨离间手段,怎么可能瞒得过李中易的眼睛呢?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刘贺扬感念于朝廷的厚赏而起了异心,在镇抚系统以及军法系统的严密监视和制约之下,没有李中易亲笔签押下发的那种带密码的军令,他有可能调得动一兵一卒么?

  想到这里,刘贺扬下意识的扭头,瞥了眼跪在身侧,却一直沉默不语的搭档——第二军镇抚使杨怀中。

  杨怀中的资历非常老,早在李中易初建河池乡军之时,他便已是什长。要知道,那个时候,李中易完全掌握的正规官军,也不过区区一个都而已。

  谁又能够料想得到,那时候一个小小的什长,如今已是真正掌握着第二军实权的军镇抚呢?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成立讲武堂的之后,杨怀中便是第一期学成毕业的门生之一。

  对于李家军中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军官而言,哪怕他们用脚趾头去思考,也知道讲武堂出身的决定性意义。

  按照军法的明文规定,凡是拟提拔为副队正以上的军官,都必须先进入讲武堂学习深造,经考试合格毕业后,才授予检校副队正之职。

  检校者,代理之意也!

  检校副队正一年期满之后,经过镇抚使、军法司、指挥使的三方综合考核评估,才会被正式提拔为副队正。

  自从讲武堂建立之后,所有学成毕业的军官,都是李中易这个山长的门生。

  纲常伦理明面上的顺序是天地君亲师,实际上,天地虚无,君恩太过遥远,亲恩在于生养,而师恩却是知遇和再造人生。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通俗的理解这句话,那就是,有本事的军官,都是有野心的!

  有野心,本无错。谁如果没点上进心,只会被所有人瞧不起,包括亲戚在内。

  但是,野心必须控制在一定合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