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医_贞观赘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有病毒,有些会让人得小病,有些则会让人会生大病。

  至于疟疾由蚊虫传播引起,他是我养父研究了六十年得出的结论,晚辈以为非常可靠。

  当然,北方的疟疾不如南方多,不过这后花园中人多,且花草树木也非常繁盛,很容易滋生蚊虫,发生疟疾的可能性,也不可大意!”李杜说道。

  孙思邈一听疟疾是由于蚊虫叮咬传播,瞬间有些欣喜若狂:

  “哎呀!在下也一直在研究疟疾是如何让人治病的,七十多年也毫无头绪,没想到特使居然一语点破,从此不知多少人可以少受疟疾折磨,这是特使的一大功德呀……”

  “不敢居什么功德……”李杜客气道。

  “孙先生,特使说的那几条真的管用?”苏勖问道。

  “应该管用,司马也不妨试试!”说完,他又转头问李杜:“不知特使有何制作蚊香妙方?”

  “倒是简单,主要是采用锯木末、艾草……”李杜把制作蚊香的简单材料和工艺做了介绍。

  李泰、孙思邈、苏勖等人一听,觉得不难,随后苏勖就命令身旁的一位参军找人抓紧制作,有不懂的就向李杜请教。

  ……

  按照李泰的规划,《括地志》一书,将全国划分为10道358州(内含41个都督府)1551县,计划用34年时间完成。

  本书按都督府区划和州县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越繁杂越好。

  李杜心想,这倒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不过,此时的地图过于写意,和真实的相差很远,自己得回去抓紧准备准备,给他们弄几幅比较靠得住的地图,争取一鸣惊人。

  当然,这还得花些时间,而且还得编一个好的借口。

  “殿下,在下既然是文学馆学士,又奉旨参与编撰此书,关于这地图和地理方面的编纂,在下愿意斗胆担任校核,专门带二十人负责此事,每道二人!”他对李泰说道。

  李泰一听,自然求之不得:“那就烦劳了!”

  ……

  三日后,李杜东方书院,食堂,上午。

  今日食堂准备点火,明日书院就要正式启用。

  今日点火有两个意思,一是要蒸馏一些白酒,让孙思邈拿去制药;

  第二,李杜准备试着做几个炒菜,恢复一下自己的味觉,到这个世纪来整日吃炖菜,有些受不了。

  此时,依然是一个缺医少药的时代,白酒在治病和制药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无可替代。

  不过政府非常重视医学,都督府、州学都有医学生,待遇与经学生相同。

  他们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朝廷支付,个人不用花钱。

  孙思邈、张大象、裴行俭、上官仪、尉迟环以及他招收的六名学生,都来到了这里,当然还包括他的未婚妻张文倩。

  蒸馏器非常简单:一个大木桶加工的,木桶底板被去掉,放在一口新加工的大铁锅之上。

  木桶的顶端放着一个装满凉水的尖底大铜盆,这也是特制的。

  铜盆和木桶的边缘用湿麻布封死,木桶和铁锅的边缘也是一样,这样可最大程度减少酒精蒸发。

  桶的中部有一个小洞,里面插着一根小竹筒,竹筒的前端是半圆形,蒸馏上来的酒精遇到装满冷水的铜盆会凝结,然后滴落到竹筒中,然后顺着竹筒流出来,这就是白酒,或者是酒精。

  这种原始的蒸馏方法,李杜前世还在老家乡下见到过,当然人家酒坊的铁锅要大许多。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李杜命仆人点火,然后自己告诉他千万不要把水烧开,烧到个七八成就行。

  半个时辰之后,整个屋子当中弥漫着酒的味道,酒精从竹筒中慢慢流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