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奉天靖難_一人之性命双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匣子”上涂抹片刻。方劝和唐牧之都看到,那匣子隐隐有了崩溃的迹象,自主脱落下来木屑一般的碎屑。

  杨曼停下涂抹膏药的动作,不必解释唐牧之也知道这极具现代风格的“唇膏”就是打开匣子的钥匙。不多时,匣子崩溃的迹象渐渐停息,杨曼用手拨动几次,那匣子彻底和其中的物件分离,露出一片黑黄相间的颜色。

  唐牧之盯着那事物看了一阵,注意到其边缘被裁切成长条状,而且整体软塌塌的,笃定是巾布一类的东西,他问道:“这是……旗子?”

  杨曼肯定地点了点头,补充说:“这是面军旗。”随后她小心翼翼将那折叠起来的军旗举起、摊开,说是军旗,这旗帜的样式看上去更像是幡,狭长的矩形旗帜,黄底黑边,整体还是新的,但其上有褐色的印迹,像是没法洗净,渗入巾布当中的血迹。

  这面军旗上竖着印有四个白底圆圈,上面白底黑字地写着四个大字:

  “奉”、“天”、“靖”、“难”!

  “靖难?靖难之役!”方劝站在一边,皱着眉说道。

  “这是明成祖——不对,当时还是藩王的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打的旗号!杨曼,你可别告诉我这旗子真是明朝的物件!”

  唐牧之盯着上书“奉天靖难”的军旗看了一阵,并没有说话。对面的杨曼缓缓说道:“没错,这旗,确实是明朝留下来的,不是什么彷造的东西。”

  “啧!”方劝啧啧称奇道:“好哇,藤山的手段真是一次次让人耳目一新……不过据我所知,靖难之役有大量异人参战了吧,算是古代版的甲申。而且一直撺掇这个朱棣谋反的,正是当时的全性掌门,后来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妖僧姚广孝,为什么一面靖难之役的旗子,会被你们藤山保存这么久?”

  杨曼轻抚过那面军旗,她目光澄澈,轻轻道:“藤山花这样精力保存的物件不多,不过都和这旗帜一样,算不上什么珍贵的物件,那自然是有其特殊的意义。”

  方劝像是想到了什么,正欲开口,却憋住没讲话。平常他们两口子怎么说都好,但现在唐牧之还在呢。

  方劝想要调侃的正是藤山处理全性关系上面,甲申和全性掌门无根生结义的三十五人里有藤山的方莹,现在来看,藤山在明朝的时候似乎还和全性有着某种联系,或许是人与人,也或许是藤山和姚广孝。

  这话当着唐牧之的面讲自然不好,毕竟他们唐门更厉害,两位呢。

  过去一阵,方劝看唐牧之和杨曼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轻咳一声,问杨曼道:“这面旗帜的意义,现在能说吗?或者说,这和我们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唐牧之同样抬起头看向杨曼,只听她思索了一阵,澹澹说道:“这是藤山隐秘,具体的我不便说明,我只能告诉你们,姚广孝和当时藤山的首领有一定交际……她是藤山五十二代首领,也是藤山的罪人,她晚年将门内的秘药配置方法泄露给了黑衣宰相,助他编纂完成了《永乐大典》,做完这件事,为了谢罪,她嘱咐祭司动用尘封已久的古代的刑罚让自己痛苦地死去了。”

  】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