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零章战争与发展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国英(原左良玉部下总兵)等明朝降将驻守四川。

  与此同时,李鸿飞来到大明,已经三年零五个月了,苏州的全面改革,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之久。

  1645年,苏州重工的生铁产量还只有两万吨左右,不过那时已经相当于整个南明冶铁行业的一半了。

  当然了,这也是之前明朝关闭了大量矿山,导致冶炼产业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但是到了1646年,随着全面改革的正式实施,各地矿业空前繁荣,苏州地区也再次增开了大量矿区,仅苏州地区的生铁产量,便达到了四万吨的恐怖水平。

  同时随着大型炼钢厂的全部竣工,精钢的总产量,也达到了五千余吨。

  而且李鸿飞再次大开金手指,提出了合金钢材的思路,即在冶炼钢材的过程中,掺杂各种不同的金属元素,从而得出新型金属材料。

  思路是正确的,而且宋应星对于合金方面的研究,绝对算得上当代权威,只是依照现如今的冶炼技术,很多东西别说量产,就是少量研制,都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这种事急不来,李鸿飞更是将这些课题,交给了皇家科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也算是给这些新晋学者,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三年的发展,苏州早已大变样,随着蒸汽机的出现,采矿业效益飞速增长,带来的好处便是,苏州重工冶炼行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到达1647年,苏州地区的生铁产量,已经取得了年产十万吨的重大突破,仅苏州重工一地的生铁产量,就达到了六万吨左右。

  这还是在矿石开采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否则苏州重工,完全有能力突破年产十万吨生铁这一大关。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带动了采矿行业的发展,更是在特定领域,替代了骡马以及人力,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

  李泽水最初发明的蒸汽机热效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蒸汽进入汽缸时,需要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从而要损失掉大量热量,所以这种蒸汽机,只能在煤价低廉的产煤区才得到推广。

  随后一年多的时间,李泽水不断改良研究,最后更是打破了蒸汽机的原有设计,发明出了设有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647年五月,在苏州重工的矿区正式投入使用。

  凝汽器的出现,解决了在容器外部淋水,损失大量热能的弊端。

  虽然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但是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李泽水给蒸汽机装设了抽气泵。

  同时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使得原来只能提水的机械,成为了可以普遍应用的机械设备,并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即便是在煤价较高的地区,使用这种蒸汽机,也比依靠人力来得划算。

  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

  仅苏州纺织业的大佬曹宏,在将旗下所有纺织厂,改用蒸汽机之后,头三个月的布匹产量,便增长了六成之多,而且耗费的成本,与以前相差不大。

  也就是说,在安装蒸汽机后,这六成产量,等于是白送的。om,。

  (大国崛起1644)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