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城防堪忧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搜出白银四百多万两,若这些银子全部用作军费,拉起二十万大军绰绰有余。

  就算是李鸿飞的全火器新军,也能组建五万左右,可见这些官员的贪婪,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徐石麟的府邸因为被充公,加上距离雨花台仅五里路,非常适合作为李鸿飞的临时指挥部,于是在王国兴的安排下,徐府很快更换了牌匾,变成了镇南侯府。

  李鸿飞将打理新家的事宜,交由陈圆圆负责,自己则随同王国兴一道,前往南京皇宫。

  南京明皇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

  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

  后来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

  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但由于选址有限,虽然经过几次修建,却也并未增设多少殿宇。

  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京师,建文帝出逃,马皇后在宫中**而亡。

  朱棣即位后仍居于南京皇宫中,但同时下令以北平为行营,准备迁都。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次年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南京宫殿不再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检在南京重掌政权,此时的明皇宫内,大多殿宇已经坍毁无存,南京太庙也早已被焚毁。

  朱由检又是个生性节俭之人,仅仅对皇宫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修复工作,便在此住下,可谓是寒酸之极。

  然而这样的“豆腐渣”皇宫,距离外城又太近,如何抵御清廷的火炮?

  李鸿飞一路行来,看得直摇头,朱由检这家伙,简直抠门到家了,城防这么重要的地方,甚至都能将就。

  幸亏李鸿飞没有学习史可法据城而守

  “对了,王将军,您可是护国大将军,总理南京防务,对这次南京保卫战,可有什么高见?”一路走来颇为无聊,李鸿飞索性询问起王国兴对如今局势的看法。

  “李先生说笑了,我就是个锦衣卫头头,搞搞情报还行,真正领兵打仗,还得李先生亲自出马,届时京营四卫,也会听从先生调遣。”王国兴笑着说道。

  他本来是想说,负责情报与刺杀工作,结果想了想福建之行,又硬生生将刺杀这一项给划掉。

  “你才是别开玩笑,我不过区区一总兵,能全权指挥手下部队已经是极限,哪有可能命令你们禁卫军。”李鸿飞可不接这个坑。

  调动禁军,那是需要皇帝授权的,他要是敢瞎指挥,就算打了胜仗,也会被一帮大臣弹劾,功高震主,卸磨杀驴这种事,李鸿飞不是不懂。

  这也是李鸿飞,为什么不愿意待在南京的根本原因。

  “我可没开玩笑,等先生见过圣上,自然就清楚了。”王国兴故作神秘道。

  (大国崛起1644)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