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6章 相爷大气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的皮剥开一圈,让树自然死亡。

  等树干枯之后,再砍伐运回。

  越简单的办法,树木越易开裂。

  所以一般都是砍伐湿木,然后运回去就要锯开,然后再保存阴干。这样,是因为越完整的树木越容易开裂。

  但那些方法,无疑都远不如李超的这种用窖来干燥,快速省时间。

  “没想到,连干燥,李相都有这么先进的办法。”

  “建干燥窖可不简单,操作起来也很复杂,不同的木料干燥的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的木材规格,干燥起来也不一样,此外夏季和冬季,也不一样。这个也得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极好的把握。”

  李超笑着道,“要造船,看来我们还得先建一个伐木场和一个木材加工厂。伐木厂,专门负责寻找造船所要的各种合格木材,然后砍伐、运输回加工厂。加工厂再按造船所需,把树木锯成各种板材,再干燥。”

  造船是个很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如加工好的木材,等到要造船之时,有的木材甚至还得通过蒸,然后去定型,弄出弧度来。

  龙骨、桅杆,一般还得要拼接。拼接涉及很高的技术,不是简单拼接就行的。

  在大航海的时代,造船业极为发达,已经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专门伐木的,专门加工船材的,有专门制造船帆的,还有专门制造船锚的,有专门制造缆绳的,连船钉都有专门的作坊。

  此外火炮等等,基本上都是外包的。

  造船厂只负责设计、建造而已,更像是个大型组装工厂。

  但眼下,想造条船,却从头到尾,差不多都得是船厂自己做,一切全包。这样的模式,跟许多作坊一样。

  缺点就是时间长。

  他们跟传统的手艺人一样,师傅带几个徒弟,从头到尾慢慢作。

  而李超向来喜欢工业化,就如他家的产业一样,处处引进流水线作业,每个产品生产,都早分割成许多道工序,老师傅们只做最难的那几道,其它的,尽量用那些学徒甚至是普通的工人来做。

  那样会大大提高速度,也减少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

  现在要造船,李超也打算这样来,把造船,分解成许多个项目,分别建厂,现在一开始可以规模小点,但架子得立起来。

  这样当造出了一条船后,以后就能迅速扩大规模,大量复制生产了。

  “木材加工厂还可以引入水力锯木机,利用水力锯木更省力气。”

  “我们也可以建造水力锻造厂,这样利用水力来锻造船锚,也会省力的多。”

  张山听着李超的那些想法,只能是不停的点头。

  什么伐木场、锯木场、船锚厂、船钉厂、船帆厂、船缆厂,船坞等,造条船,居然要分出这么多个厂。

  但听着确实好厉害的样子。

  “等南海商行成立以后,我希望在十年后,我们的南海船行能拥有起码三百到五百条三桅船,甚至有五十条以上的四五桅大帆船!”

  张三一听李超的宏大目标,不由的肃然起敬,想想四五百条海船停泊在海港中的样子,都不由的让人激动万分啊!

  李相爷就是大气!(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