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9章 弑君之意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乾看着杭州市舶司收缴的关税帐本,惊叹。光关税就收了这么多,而负责丝绸出品的织造局赚的更多。

  百姓种桑养蚕,然后由商人收蚕茧纺织成丝。

  按规定,这些生产的丝绸最后要卖给朝廷的织造局,或加工印染,或直接出口。

  这些收购上来的生丝或者丝绸,有的直接卖给前来购买丝绸的波斯商人、罗马商人、阿拉伯商人、室利佛逝商人等等,也有直接卖给比如南洋公司这样的贸易商家,另织造局也会把一部份丝品交给朝廷的丝绸公司,由他们卖到各蕃邦去。

  这种规定,其实也就是朝廷要从中经一道手,要赚钱。

  虽然价格上并不是完全由织造局说了算,但他们确实是这个行业的主导龙头。

  这是马周提出来的改革方案,最终得到了张超的同意,丝绸行业的各方都要赚钱,总不能让朝廷干看着,只收点税。

  织造局和丝绸公司,都是国营性质。

  “市场规律。”张超笑道。

  欧洲和北非、中亚等地都在打仗,甚至南亚、东南亚也在打仗,到处开战,当然就不同了。

  “不过我们无数百姓都忙着种桑养蚕、纺织贩运,江南苏杭之地最肥沃的土地现在都种了桑,我们把这些丝绸运到海外,换回来这些金和银,真的值得吗?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

  承乾提出一个问题。

  “陛下,贸易带来金银,金银也是财富。大唐地大物博,就算江浙之地大量种桑纺织,也不会影响到粮食安全。而我们这些丝织业发展起来,换回的大量金银,本身也是财富。再者,丝织业的商人、百姓都富了,朝廷参与经营和收税,也得了许多钱。”

  “朝廷用这些税赋和收益,去维持军队,兴办教育,兴修水利等,这既强大国家,也等于减轻百姓负担。再者,有农有商,则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还能上升一些,谷低伤农,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农产业价格上升一些,这其实也是保护广大农民们的利益。”

  现在大唐的出口,基本都是贸易顺差。

  不论是丝绸、茶叶、瓷器、糖、纸、玻璃、还是香料、武器铠甲等出口,那都是极为抢手,甚至是独家产品。

  罗马、波斯这些大国,与大唐的贸易基本上是逆差,他们能卖给大唐的也顶多是奴隶、还有一些原料。这些东西没太多附加价格,很便宜。

  结果,他们只能用黄金、白银甚至是铜料做为逆差补偿。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黄金、白银、铜以及奴隶等流入大唐。然后这些金银铜,被铸币厂源源不断的铸造成货币。

  虽然张超说过,大唐离不开纸钞,但金属货币也一样离不开。拥有的这些金银币铜钱储量更多,纸钞的信用也越安全。

  现在有许多人说,贸易越做越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