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9章 何乐而不为?_陛下因何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粮食。总之以后灶户生活肯定比以往好很多。

  灶丁收入增加,朝廷盐税增加,唯一受到损失的便是那些大盐商。而这些大盐商现在都呆在盐运司的牢中,他们的感受自然没人会在乎。

  而对很多灶户来说,他们若是表现好会有当官的机会,从小队长到队长,甚至有当场长的机会!能过上好日子,还能有当官的机会,灶户们自然支持新的盐政!

  当然现阶段需要大量官吏,场长队长都需要委派,场长还好,队长数量太多,只能由禁卫军士兵暂时充任。

  预备官吏是有的,随从圣驾的山东宗室还有山东士子,加起来有数百人。不足的要从灶户中选用。

  选用官吏从来不是简单的事,那些宗室和士子虽然经过训练,经过调教,但毕竟对制盐的事不懂,必须有灶户帮助,也必须从灶丁中选拔部分官吏。

  而这盐政改制的一切,朱由检都交给了袁可立负责,可见袁可立肩上的担子有多大,也难怪他后悔来到扬州。毕竟七十岁的老人了,还为了国事日夜操劳,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好在袁可立虽老,却老而弥坚能力极强,考察宗室士子,从中挑选场长及各级官吏人选,没挑选出一批官员,然后这些官员便会在一队禁卫军保护下奔赴各个盐场上任。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组建盐场官府组织,打击豪灶没收所有生产资料,然后迅速组织生产。

  这还不算完,因为这只是生产环节而已。

  食盐生产出来了还要运往各府县销售,当然这是盐商做的事。官府能力再强,也没法控制食盐的每个环节。所以还要招募盐商!

  因为抄了二十多个有窝本的大盐商的家,使得整个扬州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以至于很多中小盐商害怕被抄家都躲了起来。对会不会有人来应募盐商,袁可立很是有些担忧。

  一是城中商贾人心惶惶,再就是给盐商留下的利润实在太薄。看似留出了一倍的利润,但要是抛除各种成本开销的话,净利润也许只有两成,相对于食盐这种暴利生意来说,这点利润实在可怜。

  所以袁可立一边处理着盐运司的事务,一边还关注着是否有人报名应募盐商。

  所以当听说有人主动报名要当盐商时,袁可立听后大喜过望,下令从快办理。

  商人逐利,既然有人肯来,说明这两成的利润还是能吸引到人,袁可立的心总算平定了下来。

  果然很快便又有人来报名,然后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告示贴出的第三日,竟然有数百名商人聚集在盐运司衙门之外,熙熙攘攘都喊着要报名做盐商。

  两成的利润虽然不高,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也绝对不低。最关键的是成为盐商的门槛太低,只需要缴纳三十两的保证金便有卖盐的资格。门槛低,只要稍微有些实力便能做。专门做盐商,或是做其他生意的同时贩一批盐压仓,只要运到目的地,转手便能赚一笔,银子赚起来很是轻松,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接收盐场的官吏派出了,来衙门报名获取贩盐资格的人也越来越多,照这样下去,只需要一个月时间,两淮盐法改革便会彻底完成。

  ps:今日太累,眼皮都睁不开了,只有这一章了。好在接下来不用去医院了,更新会稳定下来。还请大家继续支持。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