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局势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紧张,数个战场仍需部署或者派遣大量兵马。

  在四川,刘文秀正命王复臣率兵马攻打汉中,虽然知道在吴三桂,李国英等人的严防死守下,基本不可能攻得下来,但是为了牵制清军兵力,一时还不能停下来。

  湖北西面,夔东一带,刘文秀则亲自率兵袭扰勋阳,荆州等地,虽然由于路途遥远,兵力不足,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但是却牵制住了大量原本用于支援湖南战场的绿营清军。

  而借着出兵的机会,刘文秀也趁机整合吸收了“保宁之战”中投降的数千可战之兵,使得在白文选被孙可望调回之后,己方的兵马仍旧维系在四万左右。

  至于夔东地区留守的贺珍,郝摇旗等大顺军余部,在李来亨“临湘城大胜”之后,便已经启程,护送着数万家属,顺江而下,暂时安置在了洞庭湖以西一带。

  在湖南,岳阳城仍未攻下,李来亨所部,孙可望的殿前军,李定国所部,冯双礼,马进忠所部十数万大军挤在了岳阳一地,正在紧急部署。

  但是,随着大军部署基本完成,里应外合,攻取岳阳的时间应该也不会太迟了。

  在两广,随着张名振,张煌言成功兴复琼州府,线国安撤军,尚可喜,耿继茂两藩也不敢再在梧州逗留。

  毕竟,顺治皇帝曾经下过旨意,两藩要以万全之策为上,务必保住广东无失,而如今琼州府都没了,尚可喜和耿继茂哪里能不撤?

  当然,最关键的是线国安领着他的兵马撤回来了,但是并没有撤回梧州,而是部署在了高州一带,美曰其名:防范明军登陆。

  要知道,孔有德作为三王中实力最强的,麾下兵马虽然近半都被李定国消灭了,但线国安麾下残余的藩兵和绿营,足足还有近万人马,别说是一个张名振了,便是三个张名振,上岸了也不够线国安打。

  所以,本就相互间不信任,希望对方牺牲,自己要去摘桃子的尚耿线三人,哪里还有心思和大西军作战?

  说到底,不止是西营内部,大顺军内部有矛盾,便是清军内部,各方力量之间也同样是矛盾重重。

  特别是,在局势越不利的时候,这些矛盾就会越明显——没有对外胜利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内部矛盾自然无法掩盖。

  只是,在绝对的力量,相对合理的制度面前,就算满州八旗就有十个派系,吴三贵,尚可喜,耿继茂,以及继承了孔有德残余力量的线国安,又是利益不同,他们最多是见死不救,还达不到南明动不动就火并友军的高度。

  当然了,大西-永历复合政权麾下联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局势大大好转,但矛盾依旧很明显。

  李来亨取得“临湘城大捷”之后,为了保存实力,基本上拒绝参与任何重大军事进攻了,再打下去,大顺军的老本就要被打完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