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部,南部各府,挥兵南下的消息传来线国安自知抵抗已经毫无作用,最终选择了献城投降。

  不过,郑成功并没有杀他,只是剥夺了他的兵权,并把他的兵马拆分成了数支,其中最精锐的部分安插进了本部各营之中,其他的则和耿继茂的藩兵一样,独立成军,由原来的将领继续统帅。

  至此,郑成功在没有损失主力的情况下,将占领区由区区泉州,兴化,福州南部的弹丸之地扩张到了闽北,浙南的一十一府,下辖人口百万以上。

  不过,这远远还没有达到郑成功的预期,而且李定国大胜却被削弱了,孙可望的主力并没有损失,这使得他联合李定国对付孙可望,最终伺机壮大实力,夺取天下的计划几乎宣告破产了。

  且说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孙可望了。

  一来是屯齐和陈泰的主力大军几乎已经被李定国全歼,陈泰虽然率领四千多残兵一路东逃,但最终还是在无锡一带被马宝率部成功拦截,并实施了全歼。陈泰没有选择死在东乡,最终却战死在了无锡。

  这支兵马兵马在高文贵的追击下,长途奔逃,战斗力本来就几近于无,马宝甚至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他们悉数歼灭了,白白获得了偌大的一个战功。

  二来则是李定国的精锐主力损失惨重,在没有建立成体系的军事训练系统之前,想要重建,没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这也将使得李定国失去了和孙可望就在军事上角逐的可能。

  别看李定国在“山谷大战”中只死伤了两万士兵,便以为这对于已经有了精兵七万的李晋王来说并没有伤及根本。

  要知道,便是那七万大军,虽然全都算得上精锐,但战斗力也是有区别的,李定国之所以精心选出那四万,看中的便是这些老兵们的战斗技巧和战场经验,而这些都不是那些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可以取代的。

  换言之,对于还有建立标准化,专业化训练体系的李定国来说,失去了这些老兵,不仅意味着大军的实力大打折扣还意味着他训练新兵,提升大军整体战斗力的时间要大大延长。

  而且,除了这两点,因为高文贵的卓越表现,将李定国能占的地方都占了,使得郑成功失去了独霸浙江的可能。

  这也就使得了李定国和郑成功两股力量都得到了增长,但并没有任何一家可以独大到威胁孙可望的地步。

  至于他们联合,整个东南沿海合成一璧。孙可望可是一点都不担心。

  两个都无比骄傲,堪称这个时代最强者的枭雄,他们谁都不会服谁,可能有合作,但很难深入合作!

  而看着眼前大好的局势,孙可望当即下令马进忠领着大军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强占土地,收编各地绿营,冯双礼和马宝则已经基本上扫除了江南各地的清军,绿营兵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