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四零章 回京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污吏。

  有了这些人的帮忙,事情的进展就更快了。而且朱由校的名声也越来越好。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朱由校安排的人,而且不少。一方面是监督史可法等人,另外一方面也是暗中监督办案的人。

  毕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做,还是提防一手的比较好。

  随着消息一个一个的传来,朱由校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轻松。

  大势碾压之下,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了。

  期间也有人发动了几次叛乱,也闹腾了几次,但是基本上没什么作用。还没等朱由校伸手,就已经被平定了。

  朱由校在南京的日子也结束了,他直接转道去了江淮,主要监督盐田改造的事情。

  盐田改造这件事情朱由校非常非常的上心,也由不得他不上心。这才是他的关键,打碎了还是要重建的。

  盐田里面推广了新的技术——晒盐,不再像以前那样煮盐了,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

  同时内务府也开始给这些人转正,那些灶户变成了内务府下辖的食盐商号的员工。

  对于这些人的安排,不能够搞一刀切。让他们下岗的话,估计他们也没什么活路。毕竟没有田地,一辈子就在这里煮盐,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朱由校也没想断了他们的活路。

  至于采用的方式,那就直接从后世照搬就可以了。所有人都变成了食盐商号的员工,该怎么给钱给钱,该怎么有福利就有福利。

  至于他们的子女后代,可以内部招募,也可以直接去做别的生意,户籍上不再进行限制。

  事实上,这个改动在工匠上都已经进行了很久,军方的工匠早就实行了这个政策,工部下辖的工匠也是如此。

  这其实大大的提高了工匠的地位,民间的好工匠也愿意给朝廷做事。不但有丰厚的俸禄,还有奖赏,工匠评级制度也已经推出这一段时间了,效果很好。

  所以灶户转正这一次推广下去,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毕竟都是提升待遇、改善生活的事情。

  一时之间,朱由校的声望再一次提升了起来,在江南搞出来的事情很快就被抹平了。

  到了两淮转了一圈之后,朱由校就没有再去其他的地方。其他的地方虽然也要改革,但是朱由校不能每个地方都盯着。

  把这些东西都放出去之后,朱由校就可以交给手上的人去做了,有了样板终归不能做得太坏,自己派出人马暗中监督也就是了。

  金秋十月,朱由校终于回到了京城。

  与朱由校离开的时候一样,京城这里依旧繁华似锦,江南的事情丝毫没有影响到京城,反而有了推动。

  因为内务府的沟通,南北的贸易扩大了不少。江南市舶司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这一次在江南处理了一大批商人,很多地方用的罪名都跟海贸没关系,但是很多走私的商人都被处理掉了。

  有人还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