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法(上)_青帝赢子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成才,就算成才,难道让人才去当士兵走贩么?”

  “别作梦了,在朝有直接恩惠,在野可有间接恩惠——你什么都没有恩惠,就算有人才也是向隅而泣,怨望之心是少不了,更有甚者还会投靠敌国。”

  “军中也是一样,我屡次调兵上阵,就是在这战斗中磨练,希成一批精锐之师可用。”

  “这就是一批。”

  “而在郡州,只选剽悍果勇之人为郡兵,人数却不多,何也,这就是汉制,作养人才和精锐。”

  说到这里,叶青见着众人似懂非懂,不由感慨。

  按照某朝理论,这就是地方和基层,有着积极靠拢的先进分子,他们补充上去,配合原来骨于,照样可以发挥出战斗力,甚至由于积极靠拢的分子为了表现,冲的更狠。

  可再有基层体制,先进分子都只有一波,而不是脑洞众认为的多波流。

  因先进分子其实是给前途,给待遇,给荣誉,给希望,培养出来

  你不可能有第二波

  个个都给的荣誉,就是铁皮

  个个都是先进,先进就是扯皮

  没有可能有三波流

  说白了,某军和白军相比,本质上就是——某军还有一波流,由积极分子组成

  而白军没有

  所以某军受到损失很大,甚至超过白军,但是它有二波,立刻又有一波补上了,而白军再是精锐师,他还是一波流,撑到最后就崩了,就这样简单

  就这样战略差异,决定了胜利

  只有原本先进分子顶了上去,基层原本他们的位置空出来,才可以继续培养,这再培养需要时间

  叶青认为某军战斗力,在训练,培养等等方面,虽有效果,但也不过是普通意义上的精锐

  战无不胜的秘密就在于基层培养的积极分子

  在第一波损失巨大时,新的积极分子进入,继续保持饱满斗志,最后一根稻草都可以压跨牛,何况这二波流,通常会取得胜利

  而汉制以强而亡,到灭亡时都保持强大,就是它暗合了这二波流的体制,不过这就不能明说了

  叶青指着这关城说着:“兵法之道,具体无非是以坚摧锐,或以锐摧坚,在乎一心耳”

  运动战和游击战,后世人人都知,可懂得兵法的,万中无一。

  “以十攻一,以五攻一,孙子兵法,读过的都知道,可为什么有人有大军,却反而战败?”

  “兵法之奥,世人难知”叶青渐渐浮出一丝冷笑,却住口不说了,反正暗示已经暗示了,真的明白的人,会懂。

  渐渐阴郁一笑,说:“其实就算没有后面的布置,单是现在,这虎牢关都撑不了十天——许攸”

  “臣在”

  叶青指着那尸骨累成的城墙说着:“西凉军虽是叛贼,但战死之兵何辜,贼军以战死士兵尸骨塑城,实是罪大恶极,丧心病狂。”

  “臣明白,当立刻布置对付西凉军,传此正言,激起憎恶。”许攸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