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如去眼见为实_老公今天我又倒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给我看着她,给我挨句挨句地读,一个字也不许落,一个字也不许错的,给我读!”

  这眼看着就是要治不了这家伙的节奏了啊,这哪里还行,唐康这个性子也是别的事情上都还挺淡定,这一到了自家亲弟弟的身上了,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行了。

  这哪里还得了,怎么能这么忍受这个问题呢!

  于是,人家唐康可是直接下了死命令,非得让这家伙老老实实地认清现实不可!

  “你给我读,我听着!”

  “哦。”

  那也没办法,亲哥发了话,人家常融就只能照办了!

  “1.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一只雌蝗娜所产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内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种类而有差异,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每完成一个卵鞘需2~4小时,一个卵鞘内的卵粒40一300个不等。初产的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较柔软,经5~10小时后即变为土黄色或黄褐色,也有的变为黑褐色。产在桑枝上的则称为桑螵蛸。由于卵鞘有大小、长宽、圆扁以及颜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狐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间俗名。各种螳螂均以卵鞘保护卵细胞渡过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螳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继续。”

  唐康看着自己这位亲弟弟才刚读完那么一段,然后就抬头看着自己,这才到哪,“继续啊!看我干嘛!”

  “哦,那好吧!”

  唐建点点头继续看着下面。

  “2.若虫期。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螳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保存自身物种的一种本能。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螳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这种自相残杀现象,可能是螳螂虫口数量自控到一定数量的种间机制,这种种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