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9章 疯狂收购_首富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俊斥资五十亿美元用来发展这些公司,想来在得到了这些资金的帮助之后,这些民族企业能够涅槃重生!

  不过话说回来,阿里巴巴在收购这些公司之后,自产自销,利润大增。未来盈利,相当令人期待。百佳超市和惠康超市在国外的超市数量也不少,若是中华牙膏、双汇火腿、金丝猴糖果等产品能够出口海外,想必利润更高。

  此时此刻,无数人都被阿里巴巴的一系列手笔震惊了,各大报纸不禁将张俊跟一个名叫黄鸿年的印尼人放在一起讨论。

  “阿里巴巴才收购了十多家企业,张俊虽然是世界首富,但是论收购公司的数量,他却远远无法跟印尼巨贾之子,金光集团总裁黄奕聪的第二个儿子黄鸿年相提并论!黄鸿年所创办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花费亿美元收购196家企业,后又继陆续收购了100多家国有企业,总投资额超过百亿人民币,这在90年代的中国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一档财经类的电视节目当中,一名专家教授在面对主持人采访时说道,“此时,无数国企效益不好,已经成为了政府的累赘了,而黄鸿年却将收购的国企,一并打包包装到海外等地上市筹集资金,实现公司修转盈亏,将很多企业立地盘活!”

  杭州,韦恩·韦布和马芸二人看着电视,韦恩·韦布第一时间就感觉电视上的这位教授“恰烂钱”,为印尼人造势,好坑更多的国企。

  此时,很多国企正在寻找出路。

  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尽早甩掉这个包袱。

  然而“汝之砒霜,吾之蜜糖”,这包袱却成了黄鸿年纵横捭阖的战场,从中盈利颇丰。

  而前段时间,阿里巴巴突然间开始大规模的收购行动,这一下让黄鸿年产生了危机感,担忧阿里巴巴跟他“抢生意”。

  于是,黄鸿年花钱请专家教授为自己造势。

  想要让国企摆脱困境,那就来找我黄鸿年。

  不过,黄鸿年显然想多了。

  “韦布先生,这个黄鸿年看上去很厉害啊!”马芸忍不住感叹道,竟然收购了那么多家公司,还能把很多公司扭转盈亏,当真不简单。

  韦恩·韦布笑眯眯地对马芸道:“这个黄鸿年确实挺有手段的,在中国的’资本运营’,可以说是人脉、资本、运作的完美诠释!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子弟,确实要强过很多人。而他的资本运作其实很简单,比如说,把收购回来的橡胶轮胎都并入到’中国轮胎控股公司’名下,然后增发新股并在纽交所上市,利用募资来的资金,再继续收购这个行业的其它公司。把收购回来的啤酒公司,并入’中国啤酒控股公司’名下,在加拿大上市,然后用融资来的钱,继续收购啤酒厂,最后卖给了他背后的财团伊藤忠,伊藤忠再卖给朝日啤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