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金融时报》和世界500强_首富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恐怖啊!”张俊咋舌。

  马世民,道:“幸好老板你把一部分资金交给政府了,不然,他们也不能这么容易组织这么多工人。我算了一下,这么多工人帮我们建工厂,整个项目工程能够提前半年多的时间竣工!华人置地目前正在香港全力开发商业建筑,包括时代广场、海港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等,所以只能将内地的项目交由内地来做。不过内地施工技术水平并不差,关键是工人非常便宜,而且吃苦耐劳,工作效率比香港这么高很多。”

  又不是建设高科技工厂,内地这边的建筑公司完全能够胜任。

  张俊并不奇怪,他比马世民更了解内地的情况。

  “内地那边的工厂项目,华人置地主要负责监督工程质量,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嗯。”

  华人置地旗下的华人基建公司在兼并怡和洋行旗下的金门建筑公司之后,目前已经成为了亚洲数一数二的国际大型建筑公司,工程种类包括商业写字楼、住宅、商场、酒店、社区中心、工厂、街道、桥梁、铁路、车站、隧道、食水供应系统、污水及废料处理等。

  对大陆的建筑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张俊也希望通过这次接触,让大陆认识到华人基建的能力,进而邀请华人基建进军大陆,帮助他们建设某些有难度技术的工程项目。

  大型工程的利润其实相当可观。

  华人基建早已走出香港,在东南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要说起这个时代最先出现的“基建狂魔”,大抵应该就是华人基建了。

  张俊跟马世民聊了一会儿,就让对方离开了。

  眼下,由于他大举投资内地,一时间造成英国和宝岛对他产生不满。

  不过,张俊的影响力太大,涉足的产业,也不是说封杀就封杀。

  在香港,张俊已经是尾大不掉,香港政府也拿他没办法,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英国政府对张俊的态度,跟对霍英冬的态度,简直截然相反。

  英国反而更加迫切的拉拢张俊。

  张俊投桃报李,也算安慰一下英国,便加大了在英国的投资:收购《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

  《泰晤士报》是英国一张综合性去哪国发行的日报,也是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报纸。不到发展至今,《泰晤士报》已经不堪重负,亏损严重。如果张俊不去收购,那么到了1981年,《泰晤士报》就会被新闻集团的鲁伯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了。

  至于如何让《泰晤士报》扭转盈亏,张俊还是很有信心的,一方面来自于他这么多年做传媒的丰富经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前世他所看到了新闻集团对《泰晤士报》所做出的那些改革。

  其实报纸想要出彩,内容是关键,报纸要力求新颖,注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