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来自云中的考验_王牌战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廖健在提醒展鹏:“九三幺,是不是该拉升高度了?”

  爬上到高度五千米,然后从上往下寻找目标,是两人提前商议好的,但展鹏觉得并不着急,因为估计何敬忠带着张洲还会和两人玩躲猫猫的游戏。

  现在他们爬升高度了,何敬忠通过数据链发现后,很可能会下降到云下。

  “暂时不拉升,注意收听目标指示。”展鹏指令说。

  “九两拐收到。”廖健继续跟着展鹏往前飞。

  何敬忠也收到展鹏和廖健的高度以及航向报告,他已经猜出来展鹏不会立即跟进拉升高度,这个家伙飞的越来越稳当。

  但他还是想继续给展鹏和廖健增加困难。

  昨天李民在何敬忠办公室还委婉地提意见,你对某位飞行员表达喜欢的方式,就是在训练中不断增加困难,而且越难越好,尤其是在展鹏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何敬忠对此进行了否认,作为团长来说,我应该从全团考虑,针对展鹏,也只是响应孔老夫子的做法,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故意的因为喜欢而增加难度。

  其实从李民心里也说,也非常看重展鹏,只不过重心不能太偏,容易让其他飞行员有不好的感觉,但何敬忠既然给出了答案,李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而且李民也觉得,以展鹏技术提升为牵引,激励所有年轻飞行员努力提高自己技术水平,未免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激励工作,完全可由自己这个政委来做。

  何敬忠何曾不这样想,何况展鹏就是可塑之才。

  他和张洲又改变了航向,但高度没有变化,仍在云中。

  展鹏和廖健连续跟着调整航向,也渐渐接近了和敬重和张洲。

  距离只有十五公里,展鹏和廖健仍在3000米高度,他俩抬头看了看目标方位,只见朵朵白云飘在空中,隐藏了目标的方位。

  如果此时从地面向上看,3600米的距离,云块很小,但在3000米高度,云块那就显得庞大,而且基本相连。

  “加速爬升,注意观察!”展鹏下达了指令。

  廖健早就等着这道指令:“就两拐收到!”

  展鹏带着廖健从云的缝隙爬上了云顶,并且密切观察着目标方向。

  就在这时,何敬忠和张洲又调整了航向,原本向着远离展鹏和廖健的方向,现在忽然掉头,向展鹏和廖健直飞过来。#br......

  第126章来自云中的考验(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何敬忠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考验两人在如此的天气条件下,能否在短时间内发现目标。

  这的确存在难度,因为要求距离在5公里以上,而云就像一道道墙,阻碍了两人的视力。

  云朵之间的缝隙,大概有六百米,展鹏根据缝隙距离,下达了指令:“继续爬高到高度六千米!”

  “九两拐收到!”廖健也是这么想,只有继续拉升高度,才能在云朵之间的缝隙中发现目标。

  刚爬升到高度五千八百米,展鹏就看到左前方的云朵中闪出两个影子,展鹏大喊一声:“九两拐,跟我来!”

  随即保持高速五千八米,向目标飞去。

  两秒钟后,两人同时发现目标,展鹏立即向地面指挥报告:“九三幺发现目标!”

  此时距离不过六公里。

  地面指挥立即回复:“视情进行伴飞。”

  视情的意思是在不丢失目标的情况,可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伴飞。

  “九三幺明白!”展鹏回答又向廖健喊道:“九三幺指引目标,九两拐下去伴飞。”

  “九两拐收到!”廖健下压机头,追了下去。

  何敬忠还是想制造困难,于是带着张洲仍在在云中飞行。

  展鹏在云上连续飞行,指引这廖健追上了何敬忠和张洲,随即廖健又指引着展鹏下降高度,两人跟在了何敬忠和张洲的左侧。

  “可以啊,这个办法既安全又稳妥。”何敬忠在心里表扬了一句,一压机头,带着张洲穿云而下。

  展鹏和廖健也立即跟了下去。

  何敬忠打开通用频道,向展鹏喊话说:“九三幺,你们已经成功了,可以解散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